扬州大学扬州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也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1992年5月1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目标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并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八所省内久负盛名的高校联建宿迁学院。
学校建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全国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29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被列入国家级实验区,13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重点专业(类),拥有14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4700多人,各类博、硕士 研究生84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1000多人。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拥有一级博士点11个,一级硕士点44个。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3亿元。
扬州大学扬州大学前身可追溯到1902年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扬州大学是江苏荷花池校区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开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先河。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原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便是在南通学院农科和通州师范学校文史科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参与合并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60年以上的独立办学历史。
1902年张謇在南通创办通海农学堂及通州师范学校;1906年张謇将通海农学堂附设到通州师范学校,成为该校农科;1952年8月全国院系调整,南通学院农科与苏南文教学院农业教育系、江南大学农艺系合并建立苏北农学院,即江苏农学院前身;通州师范学校文史专修科与扬州中学数理专修科、苏南丹阳艺术学校艺术专修科、苏北师资训练学校教育专修科合并建立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即扬州师范学院的前身;
1952年-1992年见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1992年5月1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1992年-2004年扬州大学历经松散型联合、实质性合并、全面改革调整等三个阶段。
到2013年,扬州大学拥有荷花池校区、瘦西湖校区、文汇路校区、江阳路北校区、江阳路南校区、淮海路校区、及扬子津校区等7个校区;设有26个学院。
学校有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5个,部、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省级研究院9个,科学研究机构84个,教学实验室(中心)36个。
扬州大学图书馆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
图书馆馆藏文献丰富,覆盖面广。全校拥有文献325.8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报刊3376种,原版外文期刊548种。馆内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目录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大型文献,馆藏中苏北方志较为齐全,文史、农业、烹饪类文献具有特色,敦煌学资料丰富。馆内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镜像站、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EI、PQDD、IEEE/IEE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36种,折合电子文献66.7万册。
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3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年位居江苏高校前列。“九五”以来,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学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学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6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以来有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13年以来有5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扬州大学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全校现有教职工3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000多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2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刘秀梵),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3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9人,博、硕士生导师1430多人。
学校现有高级职务教师100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76人,45岁以下教授109人。现有研究生导师1430人(含校外兼职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145人,为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扬州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博、硕士专业学位14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4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
国家级重点专业?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作物栽培与耕种学090101预防兽医学09060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动物医学090601农学090101化学0703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水利水电工程080801汉语言文学050101?江苏省省级重点专业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经济学20101英语50201国际经济与贸易20401商务英语50262法学030101日语50207思想政治教育30503朝鲜语50209体育教育40301历史学6010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40303档案学120502教育学4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教育技术学40104信息与计算机科学70102汉语言文学50101物理学70201汉语国际教育5010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714化学70301应用化学70302化学工程与工艺81301制药工程81302生物科学71001生物技术71002生物工程83001机械自动化80202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80203车辆工程80207农业机械化自动化82302水利水电工程8110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81102农业水利工程82305农学90101园艺90102植物保护90103农村区域发展120302动物科学90301水产养殖学90601动物医学---扬州大学截止2013年4月,扬州大学共有110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建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14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全国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5个省重点专业(类),29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4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被列入国家级实验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各1项。
2013年2月,扬州大学正式成立了研究生院。新成立的扬州大学研究生院下设综合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学位与培养办公室、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等5个办事机构。扬州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扬州大学研究生点建设成效显著,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体系。扬州大学在籍研究生近8000人,拥有一级博士点11个,一级硕士点44个;二级博士点63个、二级硕士点233个;博、硕士专业学位14种。先后有4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5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夏锦文党委书记:夏锦文
校长:焦新安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延庆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芮鸿岩
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健、刘祖汉、陈耀、胡效亚、叶柏森、陈永平、陈国宏
董事组织:董事会是由热心高等教育、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以自愿方式组成的集团联合体。董事会对学校办学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供咨询、建议和策划,对董事会基金的筹集、使用进行决策,是学校与社会各界建立稳定、全面、紧密的合作关系的纽带和桥梁。许嘉璐、钱伟长、季允石、江泽慧、张绪武担任首届董事会名誉董事长,王荣炳担任首届董事会董事长。
名誉董事名单?扬州大学校训
坚苦自立
“坚苦自立”,取自近代中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为其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即扬州大学的源头)所立校训。
求是、求实、求新、求精
扬州大学校歌扬州大学 通州溯源
六校聚合 屹立苏中
坚苦自立 实学研攻
往绩可述 来绩无穷
愿我人 继前人之志 尽我人之力 益大益充
传校誉于后世 建大业与寰中 建大业于寰中
扬州大学扬州大学的定位是国家级重点综合性大学,全面参照211标准建设,为成为一所新名校而不断前进。
扬州大学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十名;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五十七名。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位列五十四名。2012年武书连大学排名六十七名。2012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九十七名。2013武书连大学排名六十三名,2013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一百零二名。
扬州大学一级学科(不包含二级学科)排名(2012年)?大类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名次
人文社科0301法学57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390401教育学350403体育学250501中国语言文学260502外国语言文学520602中国史41理学0701数学490702物理学470703化学390710生物学530713生态学610714统计学45工学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40814土木工程590815水利工程14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270835软件工程74农学0901作物学110902园艺学180904植物保护150905畜牧学100906兽医学40909草学9医学1001基础医学341002临床医学401006中西医结合211008中药学221011护理学33扬州大学扬州大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办出特色” 的指导方针,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在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4年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学校正在全面贯彻落实校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十一五”人才培养规划,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扬州大学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开始于1962年。合并办学以来,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发展。
成人教育:扬州大学成人教育办学历史源于1958年,4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本、专科成人教育毕业生34200多人,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1992年合并办学以来,成人教育坚持“立足扬州,面向江苏,部分专业面向全国,积极为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办学方针,依托全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和成人教育办学适应性强的特点,所开设的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
:扬州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首批对外招收留学生的高等学校之一,各学院均具备对外招收留学生的合格师资和教学条件,尤以体现东方文化的特色专业见长。汉语语言、中国烹饪、武术保健中医针灸推拿、中国历史、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哲学、中国文化艺术、中国法律、中国经济、农学、畜牧兽医、生物工程等专业均有很长的招收留学生和进修生的历史。
:国家人事部2003年10月以来正式批准扬州大学建立中国语言文学、作物学、兽医学、化学、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
扬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依托文学院,以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艺学等博士点学科为支撑,其中文艺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词曲学、中国文学与学术、文学理论、文艺美学、中国文艺学等。
化学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化学化工学院,以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博士点为支撑,物理化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主要研究方向为:胶体与界面化学、电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材料物理化学、纳米技术等。
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农学院、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安全与环境、植物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区域农业发展等七个博士点为支撑,其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耕作理论与技术、作物生理生态、农产品安全与环境、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生物技术以及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等。
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兽医学院,以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免疫学等六个博士点为支撑,其中预防兽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畜禽主要传染病流行规律及防制对策、病原微生物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与免疫机理、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转基因动物与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等。
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和草业科学等博士点为支撑,其中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点。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资源的评价及保护与利用、遗传标记与动物育种、胚胎工程与转基因动物、动物营养代谢与调控技术和牧草高产栽培与开发利用等。
扬州大学2013年10月25日上午八点,扬州大学“五环体育商城杯”第十八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在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田径场隆重举行。来自27个学院的同学以及后勤人员共同组成的三十多个方阵,以各自特有的展现方式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幕秀。方阵展示之后,来自体育学院和艺术学院的同学们分别用用充满活力的花样跳绳和集体舞蹈为开幕仪式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接下来的三天运动会拉开了帷幕。